摘要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是准确把握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阶段的基础性问题。中国的社会组织在培育与监管的不确定性环境中获得了快速增长且保持健康有序,蕴含着独特发展机制。在利益、观念和制度的整合性框架中,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观念嵌入并塑造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体系,旨在寻求激发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审慎平衡。“开放学习”和“务实主义”是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认知观念;以“政治性约束”和“功能性激励”为核心的“策略性收放”机制是制度体系的有效支撑。换言之,利益、观念和制度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相关部委和四个城市的田野调查证实该概念框架的有效性。新时代社会组织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保持开放的观念,创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快社会组织法治建设,完善长效发展的法律基础;采用分类支持策略实现培育和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强社会组织的社会性,进一步优化存量、结构和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