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食管鳞癌神经侵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术前行IVIM成像检查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及IVIM成像序列检查, 计算表观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灌注系数及灌注分数值。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食管鳞癌神经侵犯IVIM成像检查情况及其诊断效能。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或M(范围)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结果的一致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1)入组患者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63例;男41例, 女22例;年龄为60(43~74)岁。63例食管鳞癌患者中, 神经侵犯17例, 无神经侵犯46例。神经侵犯和无神经侵犯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 浸润深度(T1期、T2期、T3期、T4期), 淋巴结转移(有、无)分别为0、6、11例, 0、3、13、1例, 15、2例和6、24、16例, 1、22、23、0例, 12、34例, 两者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2.49, χ2=19.58, P<0.05)。(2)食管鳞癌神经侵犯IVIM成像检查情况及其诊断效能:神经侵犯和无神经侵犯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系数值、灌注分数值分别为(2.21±0.33)×10?3 mm2/s、(1.46±0.31)×10?3 mm2/s、32.50(15.55, 46.75)×10?3 mm2/s、(0.34±0.09)×10?3 mm2/s和(2.45±0.45)×10?3 mm2/s、(1.72±0.38)×10?3 mm2/s、34.85(23.43, 51.20)×10?3 mm2/s、(0.42±0.13)×10?3 mm2/s, 两者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分数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 -2.52, -2.34, P<0.05);灌注系数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 P>0.05)。2位影像学诊断医师对63例食管鳞癌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系数值、灌注分数值测量的一致性良好, ICC分别为0.96、0.92、0.89、0.9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灌注分数值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0×10?3 mm2/s、1.68×10?3 mm2/s、0.41, AUC分别为0.67[95%可信区间(CI)为0.54~0.79)、0.70(95%CI为0.58~0.81)、0.69(95%CI为0.57~0.80);联合扩散系数值和灌注分数值诊断食管鳞癌神经侵犯的AUC为0.74(95%CI为0.62~0.84), 截断值为0.20, 灵敏度为94.1%, 特异度为56.5%。结论 IVIM成像参数扩散系数值及灌注分数值可进行良好术前评估及预测食管鳞癌合并神经侵犯, 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郑州大学;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