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柴达木盆地为典型的高寒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快速全面地了解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和盐度作为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为脆弱,区域差异明显,呈东南优西北差的分布格局,自东南向西北环状递减;(2)2000—2020年间,柴达木盆地生态质量总体呈现改善的趋势,遥感生态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330上升到2020年的0.383;(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退化的区域占比分别为23.97%和5.81%,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东北部和西部的山地,退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南侧的昆仑山,以及盆地内部的都兰—诺木洪—格尔木—乌图美仁一线冲洪击扇前缘的绿洲核心区,盆地内部的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变化不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