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教学工作的追求是启发学生看见人类知识的边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存在三种不同的看见知识的状态:观影式学习、旁观式学习、眺望式学习。其中,眺望式学习是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阅读课程试图塑造的学习状态。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文献阅读课程的课程设计解决的是“看什么”的问题,教师通过对文献的精心选择和系统展示,达到“勾勒人类知识边界”的目的。教学设计解决的是“如何看”的问题,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通过讲述、辩驳、表演、研讨环节实现学生的沉浸式阅读,达到“呈现人类知识边界”的目的。教学测评解决的是“看到哪”的问题,通过评价学生和评价教师两个维度来衡量教学效果,为学生“拓展人类知识边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