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8种野生葱属植物挥发性成分研究

作者:关志华; 王忠红*; 朗杰; 德庆措姆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21(04): 1036-1043.
DOI:10.13430/j.cnki.jpgr.20190609002

摘要

为促进青藏高原野生葱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法测定了8种产于西藏的野生葱属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NIST 11和Wiley 7n标准谱库对其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杯花韭、大花韭、野黄韭、野葱、太白韭、天蓝韭、粗根韭、多星韭的叶中共检测到2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野黄韭所含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14种),太白韭的最少(3种),其他种的在10种左右;乙醚和二甲基二硫化物在8种野生葱属植物中均有检出,但相对含量差异大;丙硫醇仅在杯花韭和野黄韭中有检出,丙醛、甲基硫杂丙环、二丙基三硫化物、2,4-二氢-4-甲基-3H-1,2,4-三唑-2-硫酮、3-氨基-2-硫代-4-噻唑啉酮、1-氯-1-丙烯等仅在野黄韭中有检出;甲硫基乙睛仅在大花韭中有检出;甲基丙基硫醚仅在杯花韭中有检出;己醛仅在粗根韭的肉质根中检出;正辛烷和2-氟丙烯仅在野葱茎中检出。在同一种野生葱属植物的不同部位中所含的挥发性成分为:野黄韭地下茎和叶中分别含有2种和14种;野葱地下茎和叶中分别含有15种和12种;太白韭地下茎和叶中分别含有6种和3种;粗根韭茎(地上和地下均有)、肉质根、叶分别含有10种、9种、8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