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男, 60岁, 因"乏力、发热半月余"于2021年6月17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并进行性加重, 伴活动后气促。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5×109/L、血红蛋白88 g/L、血小板计数26×109/L, 骨髓穿刺检查, 结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b型, 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血液科进一步治疗。查体:轻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出血点、瘀斑,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苍白;胸骨无压痛;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外痔脱出, 肛周红肿;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41×109/L、血红蛋白60 g/L、血小板计数43×109/L。排除化疗相关禁忌, 2021年6月18日—2021年7月1日行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方案联合化疗。化疗结束第4天患者出现发热(最高达39.2 ℃), 伴右小腿疼痛, 触之局部皮温升高, 压痛明显。经验性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加环素、泊沙康唑联合抗感染治疗。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0.1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4×109/L、血红蛋白64 g/L、血小板计数24×109/L。右下肢血管彩超:未见静脉血栓形成、动脉闭塞。右小腿MRI:(1)右小腿后部软组织肿胀, 腓肠肌内外侧头及邻近深浅筋膜内渗出性改变, 部分肌间隙积液;(2)左小腿比目鱼肌、腓肠肌内侧头及邻近深筋膜内少许渗出性改变(图1A)。血培养+药敏试验(需氧+厌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3 d后体温恢复正常, 但患者右小腿红肿进行性加重, 触痛明显, 表皮渗液破溃, 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坏死, 初步诊断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图1B)。行右小腿脓肿切开减张引流术, 并放置引流管(图1C), 引流出约400 mL脓液。引流液培养+药敏试验(需氧+厌氧)显示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术后患者右小腿红肿好转, 引流通畅, 疼痛较前减轻。3 d后进一步行浅层组织清创换药, 并拔除右小腿引流管。5 d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4×109/L、血红蛋白89 g/L、血小板计数89×109/L。全身抗感染治疗20余天未见好转, 于手术室行局部麻醉下右小腿深层组织清创术, 术中见腓肠肌筋膜感染坏死, 部分肌肉坏死, 切除坏死组织至创面新鲜, 彻底止血(图1D)。术后行负压封闭引流。负压引流吸引7 d后, 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行右腹股沟取皮+右小腿创面植皮术(图1E)。定期换药, 营养支持治疗, 敏感抗生素应用。术后3周拆线, 植皮成活、供区伤口愈合良好(图1F)。随访6个月, 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 右小腿伤口愈合良好, 感染无复发, 关节功能正常, 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天津市南开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