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季学制的酝酿出台,是近代学术分科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在庚子后的学务筹议中,以西学分科条理中学成为一般趋势,"文学"逐渐进入学科体系,由于观念来源及制度设计旨趣的差异,含义随时代因人而异。在科举向学堂递嬗的过渡时代,各地科举考试、书院、学堂的分科设学实践中,"文学"呈现不同的形态。在壬寅、癸卯学制制定调整过程中,张之洞等人既要借径日本以立新制,又要借助"文学"以存国性。在国粹主义主导下,《奏定学堂章程》中的"中国文学"虽指向"中国文章",但疑议并未因学制出台而消减,持续困扰着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