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Snoke发展的利用P波、 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方法计算秦岭—大别东段2008年以来83次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然后通过FMSI方法反演得到平均应力场的方向特征:近东西向的水平挤压和近南北向的水平拉张作用,与参数统计结果一致;进而通过震源机制的一致性参数分析应力场方向的变化信息。分析表明震源机制解呈现了由变化紊乱、偏离平均应力场到变化一致、趋于平均应力场再到变化紊乱、偏离平均应力场的变化过程,在显著地震前,研究区整体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处于持续低值状态;计算了2008年以来93次ML≥2.5地震的视应力,拟合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分析扣除震级影响的差视应力随时间变化特征,近似反映研究区应力大小的变化。分析表明显著地震前研究区的差视应力值呈现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在下降过程中发生地震;最后利用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和差视应力综合分析研究区的应力状态,均表明显著地震前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增强。目前研究区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较高、差视应力较低,研究区的应力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