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K439B合金开展800℃、3000 h长期时效,研究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分析室温拉伸及815℃、379 MPa持久性能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热处理态K439B合金中的γ′相呈球状,晶界存在MC及M23C6 2种碳化物,而枝晶间仅存在MC碳化物。在800℃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的粗化遵循Ostwald熟化机制且形貌趋于立方化,γ′相粗化速率为3.0×103 nm3/h;晶界和枝晶间MC碳化物发生退化,M23C6碳化物析出含量逐渐增加。时效3000 h后晶界γ′相与M23C6碳化物存在[111]γ′//[111]M23C6、(22?0)γ′//(22?0)M23C6的位向关系。热处理态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159.0和911.5 MPa,815℃、379 MPa持久寿命为150.4 h。长期时效后γ′相尺寸增加使得位错的运动方式由以位错在基体中滑移为主向位错切入γ′相为主转变,γ′相中出现了更多的堆垛层错,合金室温拉伸强度和815℃、379 MPa持久寿命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