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2011—2022年我国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作者:赵宇辉; 裴凤婷; 杨乃甫; 孙华跃; 高子辉; 田庆梅*; 卢秀珍*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3, 35(05): 513-516.
DOI:10.16250/j.32.1374.2023061

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11—2022年我国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治疗、复发情况、发生地、发病时间、发病眼、发病部位、线虫数量、线虫性别及感染源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5篇文献,报道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101例,男女性均有患病,其中男性57例(占56.44%)、女性44例(占43.56%);年龄3个月~85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异物感(56例·次,占22.49%)、眼痒(38例·次,占15.26%)、异常分泌物或分泌物增多(36例·次,占14.46%)、流泪(28例·次,占11.24%)和眼红(28例·次,占11.24%)等;临床体征以结膜充血(50例·次,占41.67%)最常见。患者主要(99/101,占98.02%)以眼科镊将虫体取出,再予以氧氟沙星、普拉洛芬等抗炎药进行治疗。在92例明确提及复发情况的病例中,90例(90/92,占97.83%)无复发、2例(2/92,占2.17%)出现复发。发病地区主要集中于湖北省、山东省、四川省、河北省和河南省(53例,占51.96%)等大陆性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病月份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均为27例,各占42.19%)。病例中35例(35/62,占56.45%)明确患者与犬接触。结论 我国结膜吸吮线虫病病例主要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大陆性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各年龄段、各性别人群均有患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复杂。预防结膜吸吮线虫病需注意个人卫生、减少与流行区犬的接触,同时还需在户外活动时加强个人防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