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亲属称谓泛化作为一种交往策略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语言的不断更新,"爸爸"的泛化已然成为一个传播学和语言学事实。"爸爸"泛化的语言实践包含了当代青年对商业社会文化逻辑的认同、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无奈控诉以及青年群体内部微观的权力操演。剖开"爸爸"这一文化符号,能寻觅到中国父权文化逻辑的肌理,也能窥探到青年共享的现实困境、化解策略以及戏剧化的表达风格。"爸爸"背后退缩型主体的投降姿态和传统权威体认值得当下社会警惕和思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