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虫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作者:何超; 沈登荣; 尹立红; 张睿; 袁盛勇; 田学军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52(05): 26-33.
DOI: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1.05.004

摘要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种内竞争密度效应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饲养条件下,设置1、5、10、15、20和25头·皿-1(Φ=9 cm)6种不同幼虫密度处理,测定井上蛀果斑螟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率和种群增长指数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雌、雄蛹质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随幼虫密度增加显著减少;幼虫密度对预蛹期、成虫羽化率、雌雄性比和子代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密度为15头·皿-1,幼虫发育最好,其存活率和化蛹率分别为65.67%和98.83%,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分别为18.32 d和7.01 d,成虫产卵期为7.61 d,种群增长指数最高,为26.52。当幼虫密度大于15头·皿-1,随幼虫密度增加,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显著减少,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显著延长,成虫产卵期显著缩短。幼虫密度为25头·皿-1,幼虫发育最差,其存活率和化蛹率分别为36.12%和76.67%,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分别为20.36 d和8.56 d,成虫产卵期为5.29 d,种群增长指数最低,仅为4.57。井上蛀果斑螟幼虫期存在密度制约效应及密度临界值;在特定空间,幼虫密度超过临界值时发生密度效应,使该虫种群数量显著减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