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试材,采用大棚划区试验,设置施用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肥(PL)、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肥(BS)、哈茨木霉真菌(Trichoderma harzianum)菌肥(TH)及其三者复合菌肥处理(MX),以不施用菌肥为对照(CK),探索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对甘草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PSⅡ光化学特征、黄酮组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菌肥应用于甘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微生物菌肥处理(PL、BS、TH、MX)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了叶绿素荧光(Fv/Fm、qP、ΦPSⅡ),降低了PSⅡ光化学损耗特征(φDo、φPo、Ro、Ψo);同时提高了黄酮组分(甘草素、异黄酮、二氢黄酮、查尔酮)含量,各处理整体表现为CK<PL、TH<MX、BS。此外,微生物菌肥亦提高了土壤细菌、氨氧化细菌、放线菌及固氮菌数量,而对真菌无明显影响,以MX、BS处理较优。综上,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同时提高黄酮类物质含量,以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肥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