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梧桐种子总酚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作者:顾雯艳; 陈佳; 张小惠; 张玉倩; 邵建华; 赵春超*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2, 43(03): 97-116.
DOI:10.16872/j.cnki.1671-4652.2022.03.015

摘要

为评价野梧桐种子的生物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野梧桐种子石油醚提取物(Ⅰ)和95%乙醇提取物(Ⅱ)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Ⅲ)和正丁醇萃取物(Ⅳ)的总酚含量;采用体外活性测试方法,分别对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DPPH、ABTS和FRAP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酚含量最高,达到(679.84±14.65) mg·g-1;除石油醚提取物(Ⅰ)外,Ⅱ、Ⅲ和Ⅳ均具有一定的酶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Ⅲ)活性最为显著,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06、0.087、0.058 mg·mL-1,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47、0.031 mg·mL-1, FRAP值为12.118 mmol·g-1。这说明野梧桐种子可应用于Ⅱ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酚类成分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