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控制泥粉的含量测出不同亚甲蓝(MB)值,研究不同MB值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孔隙结构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引入灰色关联熵,建立机制砂混凝土孔隙结构和孔径类别对抗压强度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随MB值增加逐渐变差。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随MB值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28 d龄期MB值为1.10时强度最大,此时机制砂混凝土的T2谱面积、孔隙度、束缚流体饱和度与100 nm以上有害孔占比均达最小值。自由流体饱和度与100 nm以下有害孔占比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MB值为1.10时达最大值,随后占比随MB值增大而减小,MB值为2.00时达最小值。通过引入灰熵关联度得出束缚流体饱和度和无害孔对抗压强度的关联度最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GM(1,3)模型,7和28 d龄期的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7%和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