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10月和2009年10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累区采集了2个雪坑样品,通过样品中δ18O、可溶性离子、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特点划分了雪坑季节.2008年雪坑季节变化信号明显,而2009年雪坑不明显,微粒浓度、Ca2+与Mg2+含量在春季较高.离子平衡、p H值、电导率及同期气象记录观测资料均显示,2009年雪坑受淋溶影响较大.淋溶强烈时,受融水造成的粉尘溶解及离子淋溶的影响,雪坑中微粒与Ca2+、Mg2+变化趋势不甚一致;与Ca2+相比,Mg2+变化能够较好表征微粒的变化;d>5μm的微粒可能更易于溶解迁移.通过分析室内雪冰样品在液态下的变化,发现伴随静置过程微粒的质量浓度呈下降的趋势,期间Ca2+、Mg2+却呈现增加的变化,可能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