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加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维持窦性心律比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白介素18(IL-18)、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及左心房内径(LAD)大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77.50%)低于治疗组(95.00%)(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hs-CRP、IL-18、NT-proBNP、LAD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则显著下降(P<0.05),与同期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机体的炎症有关。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