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溃结宁膏对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结肠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 BDNF)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2月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组、溃结宁膏组,每组12只,采用3%DSS间断性喂养建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溃结宁膏组选取"中脘""气海""足三里""天枢"及"脾俞"穴位贴敷,连续治疗21 d。治疗后第1~3周周末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进食、活动及粪便情况,并计算结肠组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GFAP、BDNF蛋白表达。结果在治疗的第7、14、21天,溃结宁膏组大鼠的DAI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电镜下,溃结宁膏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恢复,炎性浸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溃结宁膏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GF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DN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溃结宁膏可能通过减轻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调控肠神经系统、修复肠壁神经丛和保护肠黏膜,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性损伤,从而缓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降低DAI。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