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分异特征,基于2000、2005、2010、2015、2020年5期MOD13Q1数据,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时期与地形条件下的植被覆盖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通过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FVC),发现2000—202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年均FVC从58.75%(2000年)增至近期的63.25%(2020年),植被恢复状况较好。(2)通过计算转移矩阵和状态指数,发现2000—2020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FVC组成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形势趋向稳定和改善,低(FVC<20%)等级FVC改善面积1 960.439 km2;较低(20%<FVC<40%)等级FVC改善面积1 476.438 km2;较高(40%<FVC<65%)等级FVC改善面积1 816.625 km2;高(65%<FVC<100%)等级FVC面积退化378.5 km2。(3)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坡度和坡向条件下的植被恢复状况不同,海拔2 500~4 000 m、坡度5°~25°及半阴坡地区植被覆盖面积明显增加。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提供思路和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