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35年,张静庐以知情者的身份谈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双包案":"上海新书市场里有一种双包案的书,那是郭沫若翻译的歌德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双包案》是中国传统剧目,叙述包拯放粮回京,路遇黑鼠精。黑鼠精变成了包拯的模样,跟真包拯一起站在法堂之上,一时真假难辨,是为"双包"。后来,人们用"闹双包"形容不该重复出现的事情重复出现了,有人也将面目相似的书画作品称为"双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