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作者:田保伟; 谢东钢; 陈学东; 李树君; 张延丰; 刘庆宾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 2013, (07): 8-10.

摘要

<正>如果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大机器,创新就是发动机。如果没有创新,不管它是一辆多么漂亮的汽车,一艘多么宏伟的航空母舰,一架多么先进的战斗机,都没有任何动力。作为科研转制的院所企业,是如何看待创新、进行创新的呢,又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的呢?创新是一种思维您怎么理解创新机制?谢东钢:我认为创新首先要有一种思维,要敢想,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我们院成立55年来,一直秉承一种文化,就是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能不能创造中国第一?在这种文化思维下,中国第一台精炼炉、第一台百万吨的连铸机、第一台轧钢机,就诞生在我们院。在这么好的历史积淀和思维下,我们院1000名员工中,平均每3人就拥有一项专利,每3人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