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原粮真菌毒素产生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连倩; 崔明明; 李继荣; 贾湃湃; 肖明*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15): 5967-5973.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15.010

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甘肃、西藏、青海4省青稞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和影响青稞原粮真菌毒素产生的因素。方法从4省采集青稞429份,经乙酸-乙腈-水提取,氮气吹干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青稞样品中14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毒素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毒素、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3种毒素被检出,检出范围分别为ND~810μg/kg、ND~75μg/kg和ND~387μg/kg。T-2在青海门源地区检出率达60.17%,在北青八号、肚里黄品种中检出率达57%以上,含水量在12.5%以下的青稞原粮无毒素检出,雨养农业模式下的青稞原粮中T-2毒素检出率是灌溉农业的8.45倍,储存3年及以上样品毒素检出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2毒素与产地、含水量、收获方式及耕地类型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T-2毒素、OTA、ZEN在不同品种、含水量、储存年限、取样环节及耕地类型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T-2毒素为青稞原粮中主要污染物,污染状况应引起关注。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青海大学;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