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HER-2阳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7)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后1个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反应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化学治疗前(T0)、化学治疗1个疗程(T1)、化学治疗2个疗程(T2)、化学治疗结束(T3)及化学治疗结束后1个月(T4)使用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于化学治疗前、化学治疗后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3.805,P<0.05);对照组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30.16%(19/63)、65.08%(41/63),观察组患者的ORR、DCR分别为57.47%(50/87)、87.36%(76/87),观察组患者的ORR、DCR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973、10.567,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心脏毒性、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脱发、口腔黏膜炎、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1、T2、T3、T4时LVEF显著低于T0时,T2、T3、T4时LVEF显著低于T1时,T3、T4时LVEF显著低于T2时(P<0.05);2组患者T4时LVEF有所回升;各时间点2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学治疗后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化学治疗前(P<0.05),化学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化学治疗方案可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曲妥珠单抗未增加心脏毒性事件及心脏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