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咳痰机对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咳嗽无力患者的排痰效果与撤机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的COPD咳嗽无力患者7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7例, 对照组患者撤机拔管后按常规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咳痰机治疗;比较2组患者撤机拔管后排痰效果、血气指标、再插管率及早期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经干预治疗后, 观察组首次主动排痰量、首日总痰量分别为(5.6 ± 3.4)、(33.1 ± 5.2)ml, 对照组分别为(4.2 ± 2.0)、(29.1 ± 7.4)ml,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875,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音改善显效例数分别为21、14例,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4, P<0.05);观察组氧分压、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值分别为(80.0 ± 8.4)mmHg(1 mmHg=0.133 kPa)、(345.9 ± 19.2)、(46.7 ± 6.6)mmHg, 对照组分别为(74.8 ± 9.1)mmHg、(310.7 ± 21.9)、(50.9 ± 7.1)mmHg,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4、-2.710、2.579, 均P<0.05);观察组再插管率、无创通气时间、初次拔管后住院日分别为5.6%(2/36)、(64.1 ± 18.9)h、(6.0 ± 1.7)d, 对照组分别为22.2%(8/36)、(76.7 ± 15.3)h、(7.2 ± 2.8)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 t=2.528、2.438, 均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72 h内无创通气率分别为63.9%(23/36)、75.0%(27/36),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 P>0.05)。结论咳痰机应用于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的COPD咳嗽无力患者, 可提升咳嗽排痰效果, 改善氧合, 减轻二氧化碳潴留, 降低再插管率, 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及拔管后住院日, 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