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曲亭马琴是日本江户时代受《西游记》影响颇为显著的小说家兼评论家,但有关其与《西游记》深刻渊源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文章基于第一手研究资料,从译介学与比较文化学的视角考察了曲亭马琴对《西游记》循序渐进的接受历程。1)局部借鉴:激发联想、提升价值,在性格与意境方面尽量贴近江户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2)整体翻案:尽管进行了颇具匠心的嫁接、融合、添加等本土化的尝试,但终因文化隔膜、时代审美潮流的差异而遭遇挫折。3)彷徨反思:曲亭马琴从虚无缥缈少情致、画虎类犬欠新意的角度,对《西游记》的翻案困境进行了反思。4)解读评论:在对幕府文治政策的顾忌、百姓理解水平的考量中,曲亭马琴提出了颇具折中意味的《西游记》观,即“虚诞之中有隐微”。综合来看,《西游记》为江户时代小说家冲破实录思想的束缚提供了理念支撑,曲亭马琴在对文化隔膜的消融、翻案困境的超越、审美潮流的抗衡与妥协中,不断摄取着《西游记》的精髓并推动着江户时代小说虚实理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