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辽宁省西部生态脆弱,是中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地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界定为联合经营行为、林业资金投入行为、林业生产技术使用行为。用种植年限、种植规模、种植林种三个指标考察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基于199户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序次Logistic模型和二分类Logistic模型,从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技术使用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影响的角度,对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下辖的北票市、朝阳市双塔区、建平县以及阜新市下辖的彰武县的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筹资方式、户主性别、户主年龄、外出务工正向影响种植年限,融资渠道和地区负向影响种植年限。筹资方式、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本正向影响种植规模,融资渠道、具有传统技术负向影响种植规模。未采用传统技术、使用林地清理技术、户主年龄正向影响种植林种。因此,加强对农户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退耕还林补助金额,通过林地流转、反租倒包等方式,将林地承包给懂技术、有经验的林木种植大户,提高造林成活率,充分发挥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的作用、降低门槛,不断满足农户林业经营的资金需求,以上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