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观察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超前镇痛与传统硬膜外给药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区别。方法选择6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双盲法鞘内注药:吗啡组(M组):罗哌卡因20mg+吗啡0.3mg;舒芬太尼组(S组):罗哌卡因20mg+舒芬太尼8μg;对照组(R组):罗哌卡因20mg,3组均加10%葡萄糖至3ml。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配方:各组均为0.16%罗哌卡因+0.0025%氟哌利多+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其中R组在PCEA中添加吗啡6mg(浓度为0.006%)。镇痛泵设置: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1ml,锁定时间15min,每小时限量6ml,镇痛时间24h。随访记录术后2、4、6、8、24、36、48h时患者的镇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普瑞斯-亨利(P-H)评分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PCE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各组VAS及P-H评分呈现一致性,M组于各时点VAS分别为(10±7)、(13±8)、(11±8)、(16±8)、(10±8)、(6±6)、(3±4)分,均明显低于R组各时点VAS:(25±13)、(32±10)、(40±9)、(39±12)、(28±10)、(20±9)、(13±11)分(P<0.05);S组各时点评分为(2±2)、(9±11)、(19±15)、(25±9)、(19±8)、(12±6)、(8±7)分,均明显低于R组(P<0.05);S组VAS于术后2h低于M组(P<0.05),后5个时点VASM组低于S组(P<0.05)。PCEA泵的使用情况:M组与S组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在各时间点与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不良反应:M组、S组及R组发生恶心者分别为17、2、17例;发生呕吐者分别为11、1、8例;出现瘙痒者分别为6、12、5例。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入吗啡0.3mg或舒芬太尼8μg用于超前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镇痛方式。其中鞘内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强而持久但不良反应多,可用于中长手术的术后镇痛;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短、作用强,且副作用少,可应用于剖宫产术等时间较短手术的术后镇痛。

  • 出版日期2009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