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设计一款应用于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气管套管气囊补气装置, 方便临床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 试验组采用气管套管气囊补气装置维持气囊压力, 对照组采用传统注水法维持气囊压力。比较2组操作时间、感染指标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医护人员操作时间为(6.33 ± 1.31)s, 低于对照组的(40.96 ± 3.70)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1,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体温、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分别为(36.91 ± 0.83)℃、(34.59 ± 16.25)mg/L、(1.57 ± 0.82)μg/L, 低于对照组的(37.42 ± 0.72)℃、(44.18 ± 18.10)mg/L、(2.45 ± 0.92)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2.64、-4.73, 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1.11%(5/45), 低于对照组的31.11%(14/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 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患者中应用气管套管气囊补气装置, 可简化操作流程, 降低患者感染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优化临床工作。

  • 出版日期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