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白塞综合征葡萄膜炎(B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98年1月至2015年11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葡萄膜炎专业组的BU患者, 整理临床资料。总结BU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及药物治疗方案。分析不同病程视力变化情况及生物制剂治疗前后BU复发次数。应用χ2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2例(233只眼)BU患者, 其中男性104例(78.8%), 女性28例(21.2%), 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6, P<0.01)。BU发病年龄为(28.9±8.7)岁, 主要集中在21~40岁(102例, 77.3%)。口腔溃疡(132例, 100.0%)、皮肤病变(103例, 78.0%)、外阴溃疡(90例, 68.2%)、关节受累(44例, 33.3%)及针刺反应阳性(39例, 29.5%)为BU前5位眼外表现。患者常双眼受累(101例, 76.5%), 全葡萄膜炎(110例, 83.3%)为最主要的葡萄膜炎类型。共188只眼(80.7%)出现并发症, 最常见的眼前、后节并发症分别为并发性白内障(58.8%, 137/233)及黄斑水肿(59.1%, 114/193)。病程前8年, 患者视力呈下降趋势;在病程第8年, 20.9%(9/43)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3, 39.5%(17/43)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1.0。97.0%(128/132)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6例顽固性BU加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或干扰素α)后BU复发频次显著减少, 由4.0(1.0, 5.5)次/年降至0.5(0.0, 1.5)次/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 P=0.005)。结论 BU在青壮年男性中多见, 常累及双眼, 主要表现为全葡萄膜炎。患者眼部并发症极为常见, 视力严重受损。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在多数情况下可控制眼内炎性反应, 但对于顽固性葡萄膜炎, 生物制剂的应用取得较好疗效。(中华眼科杂志, 2020, 56:217-223)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