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钱帖:分类、起源与信用

作者:徐俊嵩; 曹树基*
来源:社会科学, 2021, (07): 155-166.
DOI:10.13644/j.cnki.cn31-1112.2021.07.015

摘要

钱帖是流通性良好且可随时取兑的信用货币,最初由村落中产生并逐渐扩散开来。村落中的熟人社会,具有较好的信用保证,是钱帖产生的信用基础。钱帖在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稚嫩到丰富成熟的过程。与此同步,钱帖开始远离熟人社会,走向更为广阔,也更为复杂的市场。时人将钱帖分为村帖、镇帖、县帖和府州帖,却不表明商号所在地行政级别越高,其发行的钱帖信用越高。决定钱帖信用的不是发行商号的所在地,而是发行商号本身的信用强弱。在实际流通中,钱帖的界定并非单纯为了区分商号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在出现问题时能迅速地查明钱帖的发行者以便追偿。钱帖的产生及发展,既是传统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要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