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观测胎儿动脉导管特征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关系。方法 264例孕26~40周的胎儿。根据孕周分为26~31+6周组(116例)、32~36+6周组(88例)、≥37周组(60例)。所有胎儿均进行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联合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检查。观察三组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及动脉导管瘤发生情况。结果 264例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共320例次,其中26~31+6周组、32~36+6周组、≥37周组分别为140例次、110例次和70例次。≥37周组、32~36+6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形态标准占比4.3%、13.6%均明显低于26~31+6周组的27.9%,≥37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形态标准占比明显低于32~36+6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周组32~36+6周组胎儿的动脉导管弯曲度≥90°或迂回S型占比51.4%、31.8%均明显高于26~31+6周组的20.7%,弯曲度≥90°或迂回S型比例明显高于32~36+6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周组的动脉导管弯曲度<90°占比35.7%明显低于32~36+6周组的55.5%和26~31+6周组的5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31+6周组未检出合并导管动脉瘤,≥37周组中在动脉导管明显弯曲处合并动脉导管瘤1例,且存在卵圆孔狭窄及房间隔瘤,于孕37周时引产,尸检证实存在动脉导管瘤、卵圆孔狭窄及房间隔瘤。32~36+6周组表现为动脉导管中段扩张者1例,分娩后第2天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结论 B-flow联合STIC数据采集联合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能较准确观察到妊娠晚期胎儿动脉导管形态变化,并对胎儿动脉导管瘤进行准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