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现有的“双评价”忽略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动态和气候变化等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评价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有待提高。本文以云南省为例,结合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预估结果,对云南省2030年、2040年和2050年的农业生产适宜性进行综合研判。在此基础上,以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期,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整合实现机器学习和演化模拟,模拟分析在未来气候变化和集聚经济的双重作用下,2030—2050年云南省农业空间格局乃至国土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和特征,试图修正“双评价”的结论。研究发现:(1)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气温、降水和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适宜性,2030—2050年,评价结果为“较适宜”和“适宜”地区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全省绝大多数州市将得益于气候变化,云南省农业生产适宜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2030—2050年,纳入集聚经济作用后,云南省总体趋势是土地蔓延和扩张的趋势减弱、变缓,空间分异的现象更加明显,尤其是滇中地区城镇面积扩张而耕地面积减少是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主要趋势,即使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该演化趋势仍然不会改变;(3)尽管气候变化会使云南省农业生产适宜性整体提高,但在集聚经济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本文在纳入集聚经济和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为完善“双评价”提供了参考办法,为国土空间优化和调控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