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ATMAN-TCM平台探析小活络丹治疗冻结肩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郭慧; 胡晓丽*; 刘剑锋; 白雪婷
来源: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24(03): 291-298.
DOI:10.19763/j.cnki.2096-7403.2023.03.10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小活络丹治疗冻结肩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提取小活络丹的药物有效成分以及潜在基因靶点,利用GeneCards平台检索冻结肩的作用靶点,对二者的检测结果提取交集靶点,构架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筛选出小活络丹有效活性成分43个,涉及基因靶点346个,冻结肩疾病靶点1382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83个;PPI网络分析共获得83个节点,386条边,平均节点度值9.3,磷酸肌醇3激酶调控亚基(PIK3R1)、整联蛋白β2(ITGβ2)、组蛋白脱乙酰基酶2(HDAC2)等13个关联性最强的靶点可能是治疗冻结肩的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中涉及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的有238条,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60条,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54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出79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 AMP信号通路等;复杂网络分析共有417个节点,935条边,平均度值4.48,度值最高的成分是没药中的肉桂醛和丁香酚,可能是小活络丹治疗冻结肩发挥关键作用的活性成分。结论:小活络丹治疗冻结肩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临床治疗冻结肩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