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孔子见老子画像是汉代艺术图像中最常见的主题性视觉图像之一,这一主题性视觉图像存在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汉代人为什么不厌其烦地绘制这一视觉图像,其画面构成有着什么样的特征,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等,一直是学者们着力阐释的对象。本文试图从这一主题性图像的名称入手,对其画面构图与所产生的历史文化进行还原,以期学者对这一视觉图像做出更加合理的解读。一、补史意义的孔子见老子图对出土汉画像中孔子见老子图像的关注可以上溯到金石学兴起之际的宋代,欧阳修、赵明诚、吕大临等金石学家将出土文物视为补史资料。洪适(1117—1184)关注到嘉祥武氏祠汉画像中的孔子见老子图,他据其所见在《隶续》中写道:"孔子见老子图。画像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