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自然杀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杜为; 崔丽娟; 徐迎; 张华; 杜宏伟; 张金美; 刘容志; 王征宇; 杨文玲; 张宇*
来源: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1, 11(06): 329-336.

摘要

目的利用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CBMCs)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s)并进一步诱导分化为自然杀伤 (NK)细胞。通过与其他来源NK细胞的比较,探讨iPSCs来源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获取CBMCs并使用非整合质粒电转法对其进行重编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获得的iPSCs的多能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将CBMCs来源iPSCs (CB-iPSCs)诱导分化为NK细胞,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NK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利用肿瘤细胞体外杀伤实验,比较CB-iPSCs来源NK (CB-iPSCs-NK)细胞、脐带血来源NK (CB-NK)细胞和外周血来源NK (PB-NK)细胞的杀伤活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CBMCs经过携带重编程因子的非整合质粒转染后,启动多能性基因表达,成功地获得iPSCs克隆,经扩增和筛选,最后获得了可稳定增殖的CB-iPSCs。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CB-iPSCs表达高水平的多能性标志物。然后,利用CB-iPSCs成功分化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受体,包括抑制性受体CD94、细胞毒性受体CD16和Nkp46;与CB-NK和PB-NK比较,CB-iPSCs-NK中CD94 (94.17﹪±1.80﹪,94.10﹪±1.32﹪比87.60﹪±2.10﹪)和CD16表达 (64.53﹪±2.80﹪,92.40﹪±2.00﹪比9.23﹪±3.37﹪)较低,Nkp46表达 (85.30﹪±2.36﹪,29.43﹪±9.08﹪比88.00﹪±3.60﹪)较高 (P 均 < 0.05)。肿瘤细胞体外杀伤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来源NK细胞对K562、MDA-MB-231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但是,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CB-iPSCs-NK与CB-NK相似,均弱于PB-NK (P 均 < 0.05)。结论免疫表型和对不同肿瘤细胞杀伤效果的差异,提示CB-iPSCs-NK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