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辛亥革命"是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颇为重要的历史知识,但在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时期,它却有着不同的知识呈现。按照结构分析法来考察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一问题似可解答。这类知识蕴含着叙事层、观念层和目的层三个层次。在共和观和革命观的指导下,这两个时期多数教科书分别采用了共和叙事与革命叙事,其结果为无论是在关注节点还是对革命以及民国建立的评价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之所以如此,与当政政权建构其政治合法性有关。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政府通过制定教育宗旨(精神)、实施教材审查制度来规训教科书的内容,以便将其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以知识的形式呈现,并成为一般国民的历史观,可见,"辛亥革命"这一历史知识是由政权、教育与编者共同"制造"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