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时期大量城市人口进入陕甘宁边区,把吸纸烟的习惯带入边区,提高了边区对纸烟的需求。纸烟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准工业产品,在1941年初皖南事变前,边区消费的纸烟绝大多数从边区外进口。皖南事变后的经济困难时期,外来纸烟被当作引起现金外流的奢侈品在边区禁卖,后来虽一度恢复进口,但很快又为了配合生产节约运动而全面禁止进口。与此同时,边区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也开始鼓励公营经济下的纸烟生产,并试图实行烟酒专卖制度。然而,由于边区原材料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公营经济中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与现实需求脱节,边区生产的纸烟缺乏竞争力。在"自给自足"的生产压力下,某些机关部队参与纸烟走私,又破坏了边区税务部门用高税率...

  • 出版日期2013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