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IL-33水平在冠心病PC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至我院行PCI术的136例冠心病患者,通过诊断结果分为三个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 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 43例及稳定性心绞痛组(SAP) 43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并比较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前、术后1个月的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IL-33水平的表达水平,分别分析两者在AMI、UAP和SAP三组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前后的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UAP组和AMI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33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PCI术治疗后1个月,冠心病UAP组和AMI组血清sST2水平均显著下降,以AMI组下降最明显(P<0.05),而血清IL-33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PCI手术前后血清IL-33与sST2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ST2在冠心病病情严重患者中呈高表达,经PCI治疗手术后可出现不同水平的降低;血清IL-33在冠心病病情严重患者中呈低表达,经PCI治疗手术后可出现不同水平的升高;两者在冠心病PCI手术前后呈负相关,sST2和IL-33水平变化可用来监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展。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 中心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