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历史数据和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的情景预测,运用InVEST模型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2020年和2050年的产水量、碳储量、生境质量、土壤保持量这4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借助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索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草地是保护区最主要的地类。2000—2020年,草地增多的同时,伴随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及林地的减少。2050年自然趋势情景延续了此趋势,而生态保护情景扭转了此趋势。2000—2020年,保护区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增加,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明显下降,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态势。2050年模拟的生态系统服务相较2020年均增加,生态保护情景增幅更大。保护区内4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总体呈协同关系,其局部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则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碳储量与产水服务间的协同关系最强。[结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在未来的发展和保护中应注意分区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