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沁水盆地西南缘安泽地区7口煤层气井的水力压裂裂缝微震监测数据,结合煤岩样品测试、测井、压裂等资料,揭示研究区水力压裂裂缝分布特征,探讨水力压裂裂缝扩展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压裂裂缝展布方向主要为NE—SW、NEE—SWW向,优势方位为NEE—SWW向;煤层压裂裂缝扩展长度介于150~210 m,平均175 m,裂缝影响宽度为28~35 m,平均30 m,裂缝高度为9~20 m,平均15 m;煤储层压裂裂缝分布受控于地应力、煤岩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煤岩煤质特征、压裂规模等因素,裂缝扩展方向和最大地应力方向一致;煤岩杨氏模量、切变模量越小,裂缝长度越长,裂缝影响宽度及高度越小;煤岩泊松比越小,裂缝长度越短,裂缝影响宽度及高度越大;裂缝高度、影响宽度受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煤岩与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差异越大,裂缝高度、影响宽度越大;水力压裂规模(液量、砂量)越大,压裂效果越明显;煤储层压裂裂缝几何形态以垂直裂缝为主,煤储层中裂缝几何形态受控于地层中三向主应力的相对大小。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