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胫束摩擦综合征MRI特征及发病机制相关研究

作者:符熙; 张家雄; 彭加友; 高铭聪; 衣利磊; 何志颖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22, 37(03): 363-366.
DOI:10.13609/j.cnki.1000-0313.2022.03.014

摘要

目的:分析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FS)的MRI影像学特征与其可能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40例临床诊断为ITBFS患者的MRI图像,并与对照组(膝关节MRI未见明显异常)进行比较,分析ITBFS的MRI影像学特征,探讨ITBFS MRI征象与可能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髂胫束摩擦综合征MRI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髂胫束增厚及髂胫束内侧积液。病例组与对照组ITBT、ITBSCA及LFCH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97,P<0.001;Z=-6.26,P<0.001;Z=-2.83,P=0.005)。身高与ITBCSA及LFCHI呈中度正相关(r=0.67,P<0.001;r=0.65,P<0.001);病程与ITBT、ITBSCA呈轻度正相关(r=0.48,P=0.002;r=0.45,P=0.004);LFCHI与ITBCSA呈轻度正相关(r=0.47,P=0.002)。结论:ITBFS在MRI上具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ITB增厚和髂胫束内侧积液。髂胫束增厚多出现在病程较长的患者,并且外侧股骨髁突出易发生ITBFS,证明股骨外上髁反复运动、摩擦及ITB内侧结构压迫导致的慢性炎症反应是主要的发病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