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隋朝之后,唐代的教育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步入了一个更为完整的阶段,科举成为一种官员选拔的正式制度,与教书育人的学堂彼此相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科举需要学子参加,学校负责教育学子参加科举,某种意义上学校的存在促进了科举的完备前进。相同的,科举也对学校产生了不可抵抗的作用,从学校育人的目的,到学生所学的内容,塾师的教学方式,无一不受科举影响。唐朝延续完善科举制度,极大的刺激了中下层人民对学业的渴求,儒学由此重新兴复。科举使学校壮大,使教育变得普及,但也使得教育本身变得局限单薄,学生只是僵硬的记忆文字,而不去探求其真正含义,德行修养也逐渐被忽视。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