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相关基因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何宜宸; 孙浩; 焦志敏; 周洋; 王诚悦; 张金虎; 陈兵海*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29(03): 258-263.
DOI:10.13312/j.issn.1671-7783.y180257

摘要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实验,寻找前列腺癌发生的关键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GSE60502,其中包括48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样本和47例前列腺癌组织样本。利用Morpheus(https:∥software. broadinstitute. org/morpheus/)在线工具分析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前列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使用GCBI(https:∥www. GCBI. com. cn)在线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体富集论(gene ontology,GO)分析、Pathway分析,对同时参与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的差异基因取交集,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和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最后通过CCK8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6 903个表达差异的基因,差异最大的前15个基因中,有上调基因9个,下调基因6个,其中表达差异最大的基因为CRISP3。GO分析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包括小分子代谢过程、信号转导、DNA依赖的转录过程、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节等。Pathway分析提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代谢途径、MAPK信号通路以及Wnt信号通路等。CACNA1A基因位于共表达网络的核心位置,而ADCY5、PIK3CB基因位于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的核心位置。体外CCK8实验证实下调CACNA1A表达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结论:CRISP3、CACNA1A、ADCY5、PIK3CB基因可能是影响前列腺癌发生的关键基因。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