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敦煌石窟依据《贤愚经》绘制的故事画,在早期洞窟中就已经出现了,如第275、254、257、285、296等窟,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隋代。初唐至吐蕃占领时期,此类故事画在洞窟中消失。而到了晚唐五代宋时期,依据《贤愚经》绘制的屏风画出现在第85、98、108、146、55等洞窟壁画的下方,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贤愚经变。本文从艺术特色、内容取舍等方面对敦煌石窟中的贤愚经变进行了比较,并尝试分析贤愚经变入绘洞窟的原因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