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境的生成经历了象-意-言之辩到意象、兴象及境界说,形成了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文论范畴。从意境论首创者王昌龄的《诗格》到集大成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意境论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范畴。意境研究不但要注重学术史与文献史的梳理,更要重视其与审美实践的相关联系。对实践价值的理解也离不开意境自身的内在生成机制。意境生成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当主体试图无限接近客体,但不完全成为客体时,是一种"静"的表现,或者只是达到意或境的境界,只有主体与客体完全融合,意境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展现,意境的生发是一个由静而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