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RNS)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由TCMSP、GeneCards及CTD数据库确定淫羊藿苷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基因库、OMIM遗传数据库、CTD靶点数据库以及DRUGBANK药物数据库筛选与SRNS相关的靶点,去重并整合;并绘制Venn图获取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借助Cytoscape 3.7.2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通过构建SRNS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蛋白定量、HE染色观察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核心靶点蛋白表达。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淫羊藿苷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139个,与1476个SRNS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58个共同靶点,PPI网络中degree值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Akt、JUN、IL6,并且KEGG富集分析发现淫羊藿苷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发挥对SRNS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验证显示,Akt、PI3K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与淫羊藿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苷联合泼尼松明显增加了SRNS大鼠的体质量(P<0.05)、降低了24 h尿蛋白定量(P<0.01)、改善了肾小球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联合泼尼松可显著改善SRNS大鼠肾组织LC3-II蛋白的异常降低的Akt和PI3K蛋白表达水平的异常升高(P<0.01)。结论 淫羊藿苷可通过多靶点的、多通路途径发挥治疗SRNS的作用,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升高SRNS大鼠肾组织自噬活性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