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现代美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这个"东渐"有一个绕道日本的过程,这使对日本的了解成为进入中国现代美学的必备环节。在《日本四大美学家》一书中,李心峰将日本美学之于中国的意义定位为"桥"与"镜"的关系。所谓"桥",指日本在中国早期对西方美学接受过程中所起的桥梁作用;所谓"镜",则指中日因共同面对现代性问题所可形成的相互借镜。从日本近现代美学的发展看,它像中国一样,均是在东与西、古与今的对峙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并尝试在超越层面重建美学的普遍价值。于是,如何既保持民族本位又避免陷入民粹,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