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首发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选择2021年2—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50例首发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根据DSM-5评估有无NSSI行为,将患者分为有NSSI组(n=27)和无NSSI组(n=23),同期招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低频振幅(ALFF)分析探讨有NSSI行为的首发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大脑局部自发神经活动特点。结果 有NSSI组、无NSSI组和对照组的ALFF值在左侧眶额回、右侧楔前叶、左侧颞上回、左侧丘脑、右侧尾状核和右侧海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4、-4.79、-4.48、5.35、4.49、5.39,P<0.05,GRF校正);相较于无NSSI组,有NSSI组ALFF值增高的脑区为左侧丘脑和右侧尾状核,降低的脑区为右侧楔前叶(t=4.84、4.76、-6.02,P<0.05,GRF校正)。结论 有NSSI行为的首发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相关脑区(如左侧丘脑、右侧尾状核和楔前叶)的局部自发神经活动异常。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