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秦代的学术发展与书籍编纂受政治影响很大,汉代也不例外。今文经学的兴盛、谶纬的出现、史学的独立及史书的编纂、子书的延续与消歇,都是典型的体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兴替表明比附政治、恪守家法只能短期获利,遵循学理、兼收并蓄方能传播久远。百家学说至《淮南子》实现熔铸,之后,博通成为书籍撰写新的趋势,它使史学成为社会发展全方位的记录者,也使子学百科全书化。不能忽视的是,书籍自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载籍的兴盛。秦汉时期文献的成书、积聚和散佚证明,尽管政治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左右书籍的传播,但从长期视角来看,决定其命运的根本因素则是书籍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