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学者已注意到秦汉时期既有卿爵,又有作官员称谓的“卿”。卿爵是左庶长至大庶长九级爵位的合称;作官称的“卿”则一般以“九卿”出现,指具有一定秩级的官吏。目前学界一般认为九卿在汉初指二千石官员,文景时期中二千石秩产生后转而指示该秩级职官。关于卿爵与官称“卿”的关系,阎步克认为卿爵和官称“卿”是人们拿周爵卿比附秦爵体制和秩级架构的结果,“卿”一定程度上沟通整合着爵级和秩级(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62~63、246、339~340页)。杨振红认为卿爵与官称“卿”俱自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衍生而来[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3页]。前辈学者的研究为探索秦汉时期“卿”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但受限于史料,未能具体考察该时期“卿”的动态演变。这影响了对卿爵与官称“卿”性质以及二者关系的把握。新发现的张家山汉简、岳麓秦简等资料丰富了研究秦及汉初制度的史料,其中即有“卿”。这使从该时期爵称与官称“卿”的性质入手,探索秦汉爵、官系统中“卿”的演变成为可能。